通识教育学院
|收藏|设为首页
通知公告
“心”教育走进学生内心——通识教育管理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考试改革纪实
发布时间:2016-03-25 浏览次数:15

1月4日,平原校区第一教学楼某教室不时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吸引了过往师生的注意,原来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试现场某班学生正在表演心理剧。同时,在另一间教室,教育心理学考试也在火热进行一位英语专业的学生正在给其他学生讲古诗词。

近年来,随着我院加快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的步伐,专业知识和学习途径的更新速度也明显加快,课堂教学方式改革也势在必行,因循守旧、固守课本教学自我中心、缺乏新意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等都成为教师们应当改进的问题。

我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虽然不断发展和完善,但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积极性参与性,真正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和价值从2015-2016年第一学期开始,通识教育管理中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程体系、授课方式、考核方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一、将心理健康活动纳入课程体系

将新生心理测评、10月份大学生心理健康周为实践活动的内容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占有分值30分。其中,新生心理测评15分,分数的分布如下:认真进行测评并参与随机约谈得15分,不认真或没有参加测评为0分,参加测评但没有参加随机约谈,扣10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15分,分数分布如下:参与心理剧大赛得10-15分,参与书院的其他活动得8-10分。

二、改革授课方式

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采用理论与体验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体验活动等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实际的解决问题能力。

三、改革考核方式

改变单一的闭卷考核方式,一方面将平时成绩纳入考核,另一方面期末的方式改为活动呈现和试卷相结合,综合测试学生的实际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突出课程的实用价值。考核的总分为100分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各占50分。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抽查、实践出勤抽查满分为20分:不定时点名,1次迟到或无故旷课扣10分,2次扣20分,3次及3次以上不允许参加本门课程期末考试;实践互动满分为30分,包括新生心理测评15分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15分。期末考试50分:考试卷面成绩为20分,活动成绩为30分。

把心理剧、手语操直接上课堂,实现了能力训练课程考核有机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既是观众,又是演员,不知不觉中被教育了,又真真切切地受教育了,学生们纷纷表示,这种考试方式很新颖,很实用,也很感动。他们为老师们的创新点赞,也为自己的表现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