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等文件精神,了解我校新生心理健康情况,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并为今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依据,现决定对2016级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的和意义
全面了解2016级新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建立2016级新生心理档案,及时筛查新生群体中高危人群,发现潜在的心理问题,根据筛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工作,为学校、院系和班级有关教育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对部分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辅导。
二、对象
2016级全体学生(包括本科、专科、专升本新生)
三、时间
2016年9月5日—11月4日
四、地点
本科学生在计算机实验教室进行;
专科、专升本学生自行进行。
五、组织实施
本次心理普查采用网络普查方式进行,由学务部通识教育管理中心、各书院、计算机教研室共同合作完成。各书院负责组织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工作,计算机实验教研室负责普查期间心理测验与档案管理系统的网络调试与维护,通识教育管理中心负责心理普查的整体工作协调、收集统计数据、向书院反馈普查结果并形成最后的普查报告。
六、心理普查流程
本次心理普查工作大体分为五个阶段:准备阶段、施测阶段、结果统计阶段、预约访谈阶段、数据分析及总结阶段。
(一)准备阶段 (9月5日—9月16日)
通识教育管理中心联系网络技术中心做好普查软件的调试工作,并按照学生学区、班级分布、课程表做好新生心理普查时间表。并于9月5日下午15:30在新乡校区召开2016级专升本(老校区学生)新生辅导员心理普查工作统一协调会,于9月6日上午9:10在平原校区召开2016级专科、本科、专升本(新校区学生)辅导员心理普查工作统一协调会。就心理普查时心理测验与档案管理系统的操作及注意事项对各新生辅导员开展相关培训,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各书院新生辅导员按照学生信息输入模板整理学生信息,以书院为单位于9月7日17点以前以电子版的形式报给通识教育管理中心张小培老师(QQ:857522159);学生信息输入模板参见附件1。9月12日至9月16日期间,整理各书院数据,并导入档案测评系统。
(二)施测阶段(9月19日—9月23日)
按照2016级新生心理普查时间安排组织所有本科新生到计算机实验室进行心理普查,专科、专升本学生自行进行,具体时间安排参见附件2。
(三)结果统计阶段(9月26日—10月9日)
根据所使用量表的统计学标准,通识教育管理中心统计出心理普查结果偏离量表正常标准范围的学生名单,并按照普查结果偏离量表正常标准范围的严重程度,分为需辅导员、亮心沟通中心进行关注的学生,并将这些学生名单反馈给辅导员。各书院辅导员、通识教育管理中心分别对需关注的学生进行预约访谈,并做好访谈记录,对需要进一步跟踪的学生做好后期的跟踪工作。
(四)访谈阶段(10月10日—10月28日)
各书院辅导员、通识教育管理中心分别对需关注的学生进行预约访谈,并做好访谈记录,对需要进一步跟踪的学生做好后期的跟踪工作。
(五)总结阶段(10月31日—11月4日)
通识教育管理中心对2016级新生心理普查结果记性数据分析并撰写分析报告,为今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七、注意事项
(一)本次心理普查要求全体新生参加,请各书院新生辅导员注意自己所带班级的心理普查时间和地点,提前十分钟到现场,按照心理测验与档案管理系统的操作步骤组织学生进行操作(心理测验与档案管理系统操作步骤参见附件3)。并填写好《2016级新生心理普查现场记录》一式两份,结束之后,其中一份交至通识教育管理中心张小培老师进行保存(《2016级新生心理普查现场记录》见附件4)。
(二) 在心理普查之前,辅导员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宣传和教育,使学生能够遵守普查纪律,独立、有序地完成,以保证测试结果的真实有效性,使心理普查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提醒学生在普查期间不乱动电脑中的材料,保持机房的安静,结束之后及时离开机房,且不留下垃圾等不良痕迹。
(四)为了便于操作,每个学生登录心理测验与档案管理系统的账号和密码都是其学号,这个账号将使用至毕业。
(五)本次心理普查结果由通识教育管理中心负责保存,且只有学生本人有权查看,如需知道普查结果,请带学生证或身份证等相关证件,到通识教育管理中心进行查询。
(六)如有疑问,请及时与通识教育管理中心联系。联系电话:7375967
附件1: 2016级新生心理普查学生信息输入模板
附件2: 2016级新生心理普查具体时间安排
附件3: 2016级新生心理普查操作须知
附件4:2016级新生心理普查现场记录